这个湿地博物馆坐落于中国北京附近的最大湿地之中,是40种留鸟的栖息地和151种候鸟迁徙经过之地。博物馆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传播湿地知识,并借助林业管理机构对科普爱好者进行教育培训。项目的整体目标是实现对湿地扰动最小并融入自然的建筑,包含微影响、零排放和全循环三个主要目标。实现目标的方法首先是将建筑架空在湿地之上的环状漂浮策略,再借助低能耗建筑设计、自循环设备以及装配式建造。
PROCESS——湿地教育的全循环博物馆
湿地中环境的脆弱性要求建筑对自然的输出最小化。博物馆从设计出发,实现材料、能源和水系统的全循环。建筑采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,从工厂制造到现场安装直至拆除,实现全寿命周期的材料循环。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,实现能源循环。
PLANET——以微影响和零排放实现对自然湿地的鸟类友好
建筑以架空在场地之上的策略尽可能减少对湿地的占用,并在场地内恢复自然湿地,同时在建筑屋顶补偿湿地景观,使得湿地净损失为零。
建筑表皮选择抑菌铜板,并随着时间从金黄色氧化为铜绿色,与环境融为一体。表皮与建筑的间隙和室外吊顶会成为鸟巢。根据研究成果,玻璃幕墙的图案设计了鸟类视觉敏感的100X50mm网格,防止鸟类误撞击。雨水通过收集及中水处理实现循环利用。根据场地没有污水管网的现状,对污水处理自建了机械+自然的过滤净化系统,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水零排放。
PLACE——融入和适应湿地自然的建筑
结合湿地公园的山水环境,将建筑以漂浮的圆环布置在场地之上,空间和形式考虑了对人与生物的共同重视,与自然联通的庭院和架空空间能让鸟类、小动物和人能24小时进入半围合场地,使得建筑与环境共生。建筑以整体性的漂浮水平形态呼应环境的巨大尺度,以铜表皮的韵律感与场地绿色树林的肌理相呼应。
从碳汇方面,建筑尽可能减少占地,架空的建筑将自然空间还给湿地,围合的室外庭院通过架空层与自然场地相连通,室外保持了湿地的自然生态,保留了建筑周围的大槐树和油松林。建筑公共空间借助天然采光、彩色光伏走廊、异形的主楼梯形成戏剧性的建筑空间。展厅与自然山水景观有对景的视线联系,使得湿地公园广阔的山水成为博物馆最壮观的展品。
PLACE——融入和适应湿地自然的建筑
结合湿地公园的山水环境,将建筑以漂浮的圆环布置在场地之上,空间和形式考虑了对人与生物的共同重视,与自然联通的庭院和架空空间能让鸟类、小动物和人能24小时进入半围合场地,使得建筑与环境共生。